让事业美人之美,让学生各美其美
——九江市“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刘群

刘群,女,中学一级教师,濂溪区一中教师,长期担任初中部班主任及化学教学。从教二十多年来,刘老师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她不忘初心,一路耕耘,一路思索,一路收获,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5年和2019年被评为区“优秀教师”、2020年评为区“骨干教师”、2021年评为区“优秀班主任”、2023年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她还积极参加区、市级组织的教学比赛,并多次获得一等奖;2019年她指导学生参加江西省“第六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比赛,并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她始终坚信:只有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始终充满爱岗敬业的激情,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灵,用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用创新开展每一天的工作,用执着践行神圣的使命,才能让事业美人之美,让学生各美其美,让班级美美与共,才能开创出教书育人的美好明天!
一、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灵,用信心激发学生潜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她认为班主任要与学生相互沟通,走进学生心灵。爱是基础,爱是智慧。当我们真心爱学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孩子们之间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这样那样的不足都是可爱的。爱学生,就会想出教育学生的办法来;爱学生,就是爱自己,就会享受工作的乐趣和育人的幸福。当你真心爱学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没有困难的工作,爱心教育使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达成心灵的默契。

二、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刘老师坚持终身学习,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她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探讨,积累经验,总结教学方法。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学、自思、自练、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通过人人动脑、人人动手、人人动口、边学边思的学习方法,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精神上获得成功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她总是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对于智力开发、锻炼意志品质和培养严谨学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她还注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国家做贡献的美好品德。

三、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刘老师还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工作她认真负责,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身先士卒,几年如一日。在教育学生时,她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她更是热心帮助温暖学困生,耐心说服,坚持循循诱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减除心理障碍,让他们能够轻松学习,乐于学习。有一名男生,学习行为习惯有待加强,产生了厌学情绪,刘老师就多次找他谈心,并通过家访做家长的工作,这个学生终于变了,不仅逐渐改掉了坏习气,还经常做好事,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班级有较多学生的父母在外务工,很少能顾及子女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一名女同学,因为家中无人,是留守学生,又有胃病在身,身边没人照顾,刘老师随时观察她的动向,看到她有不对的时候,或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下,带她去医院开药,吊针等,给予一些经济上的帮助。为了对留守学生的情况更加了解,刘老师经常和他们的家长电话交流,和学生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们交流、谈心,让身在千里之外的家长们时刻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动向, 对自己的孩子放心。

四、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育人者必先为人师表。教师本身就是一块丰富的教育资源,刘老师在教书育人中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高深的人格和品德潜移默化学生。刘老师说,教师的品格体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今后她会更加不断地完善自我,继续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以春蚕的精神、蜡烛的品格,为濂溪区的教育事业,尽她自己的一份力量与责任,完成一个人民教师永无止境的奉献与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