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游戏 促进全面发展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运用的实践策略
叶 锦
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游戏过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其在正式的理论学习中时常走神,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恰当掌握游戏的分寸,合理设置游戏的运动量,避免过多消耗学生的体能,因此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1.开展游戏体育教学的作用
开展游戏体育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生大部分年龄处于十二三岁的阶段,正是精力充沛的年纪;也处于从小学到初中过渡的阶段,难以在短时间内熟悉和适应初中体育课堂。因此,教师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提起学生参与初中体育课堂的兴趣。此外,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在不断增大,其学习的科目难度相较小学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教师采用游戏教学理念,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劳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体育游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能在游戏过程中探索更多获胜的技巧和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适合自己的体育学习方法。教师还可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凝聚班级团结力量,促使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协作能力,这在学生后期的文化课学习过程中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目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体育课程被忽视
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课程,也是促使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无论是校方、教师,还是学生、家长,对体育课程都不够重视。长期以来,大部分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都认为体育课程只是一门辅助课程,这一观念导致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较低,有些学生甚至将体育课视作休息放松的环节。学生对体育学科的不重视使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挫,也导致体育教学目标难以有效达成。
2.2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最后一个问题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而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降低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模仿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别说与时俱进的创新式教学了,而这一教学模式的单一,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无法有效地完成初中体育的教学目标,也没有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
3.合理运用游戏,促进全面发展——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运用的实践策略
3.1以游戏导入课堂,激活学生兴趣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环节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导入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学生在正式的体育学习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并且在课堂导入中,应当让学生的身体机能利用预热的形式,尽快进人运动的训练状态,从而避免学生在之后的系统体育锻炼中出现运动不适的情况。而在传统课堂导人环节中,初中体育教师则主要采取行进操、慢跑、定位操等一系列枯燥呆板的导入形式,并且每堂课都要求学生重复以上热身运动。这样会极大地削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参与热情和兴趣,甚至影响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体育训练状态。这时体育教师可以将游戏运用到课堂导入环节,其不仅可以激活学生兴趣,同时还可以加快学生的血液循环,有序升高肌肉温度,从而保证学生进入最佳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状态。
3.2有效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提高趣味性
通过前面的分析发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是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而这种单一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单一,还包括教学内容的单一,尤其是教学内容的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教学的进步,阻碍了学生身体健康的培养,所以为了有效地解决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和内容单一问题,可以有效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中设计体育游戏环节,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因为对于体育教学活动来说,是一项互动性比较强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合理的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只有设计好了教学内容,才能让游戏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初中体育课堂的篮球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篮球基础不统一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内容,这样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避免零基础学生丧失对篮球学习的兴趣,分层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基础进行教学,对于有篮球基础的教师要耐心地纠正学生的篮球动作,对于没有篮球基础的,教师也要耐心地讲解,在教学完毕后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接力比赛,并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进而为今后的篮球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3借助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还可以借助游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体育游戏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体育游戏无非就是篮球比赛、足球比赛、跑步比赛等各种比赛,而这些比赛每一个都需要学生之间通过一定的合作来完成,而学生在和队友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体育的相关知识,还收获了友谊,同时也学到了在团队游戏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所以说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借助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4将游戏内容分层,提升所有学生的身体素质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身体发育的状况各不相同,不仅不同年级有着不同的身体素质,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身体素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尤其是男生和女生的身体差异也是相对比较大的。为此,教师在运用体育游戏时,必须要将此差异性考虑在内,正确运用分层游戏教学法,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具体方法可采用小组教学,根据学生个人身体基础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制定相应的运动任务,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因身体素质差异性过大而产生厌烦的心理。
3.5以游戏创新课堂评价,激励学生运动热情
有效的教学评价对体育教学来说就是一剂催化剂,它会激励学生运动的热情,展示出新时代初中生的蓬勃朝气。传统的课堂评价以教师为主,由于体育是集体授课,很难看到每个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大多以学习成果为主,不是看体育测试成绩,就是看学生对运动技巧是否掌握,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关注,这样得出来的评价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开展教学评价,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发扬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让体育课活力再现。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教学在初中开展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构建轻松、愉悦的教学课堂,引导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促使其体育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大脑能得到放松,在其余学科学习的时候也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做到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