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陈玉美
新课标中指出“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的根本,在培养过程中使得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科能力。基于新课标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与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相应的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紧扣新课标的要求,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提供创作空间,提升学科素养。
1.思维导图方式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该在正确引导下使其能够进行探索、发现以及联动知识。思维导图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方式,教师将其应用在地理学科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
在讲授区域地理“澳大利亚”一课时,教师可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可以通过去澳大利亚旅游做个一个旅游攻略的项目化学习。思维导图可以清晰确定学生探究的内容,让学生能清晰表达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要探究的内容。在下一级思维导图栏中,进一步细化研究内容。学生可以去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明确旅游地点、自然与人文风景等,在探究的过程中明确景点自然地理环境。从气候等角度去分析去澳大利亚旅游的最佳时间,这些都是带有针对性的目标。最后通过美食环节,可以引导学生从农业、工业等方式去了解当地美食情况,趣味性的的导入相应的知识点。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兴趣非常大,而且很积极想做个旅游达人。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上起的作用非常大。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某些发达的原因,做到人人心中有答案。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楚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以及制约关系,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思维导图可以整体地图的方式展示整个罗列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突出重点难点。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还能消除学生学习地理的畏难情绪。
图1.澳大利亚旅游攻略的思维导图
2.“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
以问题为导向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授业,还是学生的思维启蒙者,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引导者。地理教师应该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入问题,激发学生们的学生热情,培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比如今年北方洪水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热点,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问题的思考,并且引导发表想法。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推理北方洪水的原因,积极引导学生如何解决,如何发挥人类力量影响大自然等。思维导图过程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路径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知识覆盖面非常广,教师可以适当的结合生活现象扩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构建新型学习空间,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与思考。生活中的事,国际上的事,比如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等,均可将新闻素材转化为教学资源。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旁敲侧击的引导,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结合新闻热点,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考热情,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
3.现代技术的融入解决锻炼学生信息技术能力
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可有效的辅助地理教学,提高直觉感官图像或者现象,主流的地理软件如:Google Earth、Loca Space viewer等。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软件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广泛地在地理学科中得到应用。
在区域地理学习中,信息技术软件(Google Earth、Loca Space viewer)可以快速准确低确定某一区域的空间位置。在软件中除了能快速搜索,还能全方位的观察空间位置,利于学生对地理地势,区域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地训练提升学生的地理空间理解能力,提供课堂的教学效率。
有些地理知识比较难理解,地理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遥感影像功能,可以更好地让学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地形知识。遥感图像可以对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空间进行比较学习,还可以根据时间推移来比较空间变化。在评价某一地区经济时,也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区域要素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结论,
信息技术除了对地势、空间等方面的辅助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外,还有对全球温度、降水量,风力、气压等天气要素变化预报学习有着很大的辅助学习作用。在学习当中,学生可以体会到仿真模拟的视觉冲击,强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乐学好学。打开MeteoEarth应用展示全球的温度分布,拖动时间轴,可以展示全年的温度变化,让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到全球温度的分布以及特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什么影响气温,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
4.地理野外实践学习中发展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新课标中主要为考察、实验和调查三种。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逐渐成为数字年代地理学习的一种能力。
地理野外实践学习是近几年热门的地理学习方式,该学习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真实地理的理解。随着地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中得到广泛地应用。这些软件为学生获取信息,参加实践提供了基础支撑。学生在野外地理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测量主动获得地理信息。例如庐山野外实践,学生可以根据地理信息技术刮花旅游路线,了解地理位置等,测算路途距离。利用手机GPS功能记录游览路线,测算海拔。利用信息技术软件可以自定义坐标,利用该信息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对庐山地形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借助软件中的路径标尺及海拔等信息,可以研究庐山地形与气温的关系。最后在实践去学习,在学习中思考,提升学生的野外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5.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5.1 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学习,会发现信息技术越来越重要,说明对能力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地理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缺乏专业技术能力,不能熟悉的应用信息技术软件。所以这些问题,都需要地理学科教师积极学习现代技术,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同时,教育部门可以开展教师地理信息技术培训活动,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机会,或者提供教师外出研修的机会。寒暑假期间,学校可以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让教师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信息技术软件,加强教师之间的技术交流。
再者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树立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教学模式。学生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象,课堂上学生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知识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课下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实践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能解决地理实际问题;教师还应该开展课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地理实践研究,提升学生们的地理信息技术素养。
5.2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教学能力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依赖学科基础设施,在硬件方面,学校应该配备相应的多媒体设备,方便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软件。软件方面,学校可以购买正版软件,并且加强与地理信息公司之间的合作以及参与他们公司的教学研究工作,开发更符合新课标的地理资源课程。逐步建设地理信息数字化资源,例如导航模拟,地理位置信息系统、遥感辅助等教学系统、数字气象系统以及野外实践采集分析系统等。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应该进一步加强,提升信息技术的能力。
5.3 以赛促学,提升教学能力
开展地理信息化技术竞赛,可以提升学生的有效实践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师的以赛促教的能力。在竞赛中,学生可以根据竞赛要求来磨炼自身的信息技术掌握能力、拓展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会有益专门训练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学生们的地理学科信息技术能力。
通过赛项,学生可以深度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以及能够更好地锻炼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情。在竞赛实践中学习,更好地提升自我对地理信息知识的提炼。
通过赛项,教师可以在竞赛过程得到了较大的训练思路,在后续的教学中,更好地在课堂上渗透信息技术知识。
综述所述,地理信息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实新课标的要求,更是信息时代所必然的趋势。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相结合,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是未来新课标的展望。因此,高中教师需要充分理解以及人事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积极探索地理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与促进的培养方式,积极参与到新课标改革的过程中去。同时,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地理信息技术的专业素养,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地理实践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