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声音
高一(2)班 占甜甜
辛弃疾,不世出的全才。作为军事家的他不得其时,却造就了南宋词坛一座高峰。是词坛之大幸,南宋之大悲。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因为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他的祖父辛赞常常带着他“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剑斩天下贼”的志向。
后来他年少加入起义军,在军中的表现,以及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中年时辛弃疾来到南方,曾写下著名的兵法——《美芹十论》、《九议》。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于是他写下了人尽皆知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四十一岁的辛弃疾再次任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自号“稼轩居士”。他说“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他白发空垂三千丈,潸然泪下的千载空叹。而后,他又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却是一生的渴望,一生的信仰,都蹉跎在了一个没落王朝醉生梦死的余晖里……
同年十一月,辛弃疾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任镇江知府时,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开禧三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令他速到临安赴任。但诏令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同年九月初十,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依稀听到辛公逝世前的雨夜仍然喊着青年时期的抱负 ——“杀敌!杀敌!”
记得鲁迅曾在杂文集《热风》中说道:“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之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果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多少年来,多少劫难,我想,词圣所写下的每一个字,编撰的每一段旋律,都是最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