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舌三寸 受用一生
九年级(21)班 邓子妍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改变了自己的平庸的命运。——题记
会说话就是讲究语言表达的形式:说得好,说得精,说得巧。说得好,就是把话说到心坎上,听者爱听;说得精,就是把话说得言简意赅,不啰嗦;说得巧,就是把话说到点子上,言之有据。
清代的左宗棠身体肥胖,大腹便便。他曾经在茶余饭后捧着自己的肚子说:“将军不负腹,腹亦不负将军。”一天,他捧着自己的肚子问手下的人:“你们知道我这腹中装的是什么吗?”有说是满腹经纶,有的说腹中有十万甲兵,有的干脆说包罗万象。左宗棠听了后连说:“否,否!”忽然有位小校出来大声说:“将军之腹,装满了马绊筋。”左宗棠听了拍案大加赞赏说:“是,是!”小校因此而受到提拔。
左宗棠平素喜欢牛,认为牛能任重致远,他甚至把自己看作是牵牛星降世。他在自己的后花园开凿水池,左右各列着一个石人,一个似牛郎,一个似织女,并且在旁边立着石牛,隐喻自负之意。
而湖南人叫牛吃的草为“马绊筋”。牛腹中才有“马绊筋”,这是将左宗棠喻作了小校的回答正是抓住了左宗棠的心境,与他的夙志相符,所以受到左宗棠的赞赏。
可见,说话不仅要说得好、说得精,更要说得巧,要有根有据,不能言不由衷或言过其实,要恰如其分,不能掺一点水分。
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 吐温有一次去某小城。临行前,听说那里蚊子特别厉害。到了当地。正当他在旅店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在他面前盘旋。那个职员面露尴尬,急忙驱赶。
马克·吐温却不在乎地说:“贵地的蚊于比传说中的不知聪明多少倍。它竟会预先看好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晚光顾,饱餐一顿。”
大家听了不禁哈哈大笑。结果这一夜马克·吐温睡得十分香甜。原来,旅馆的职员听了马克·吐温的话,全体职工一齐出动,想方设法不让这位搏得众人喜爱的作家,被“聪明的蚊子”叮咬。
马克·吐温用幽默风趣的谈吐,既缓和当时的气氛,消除了尴尬,又隐隐强调蚊子的厉害,暗示自己不想被咬的原望。原来生活中的小事,用巧妙的话语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
纸上的文章将要画上句号,但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在班委竞选,在公司面试,在各种比赛、拉票、演讲中,都需要凭这“三寸不烂之舌”。因此“说得好、说得精、说得巧”便显得至关重要。
巧舌三寸,受用一生。